新闻快讯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快讯

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开展合作教研活动

为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0月31日,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举行合作教研活动。学院特别邀请了校关工委委员苏建茹、化学学院王智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宁副教授参加活动,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学院党总支书记兰万里主持合作教研交流会。

兰万里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建设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王智谦以“以学生为中心,做有温度的课程思政”为主题,抓住“课”和“人”两大因素,将“多维度化”的目的和效果建设、“多学科化”的内容建设、“更艺术化”的安排融入和“与时俱进”的教师自身建设四个方面,打造有温度、重感情的课程思政。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分享了部分思政案例,展示了课程思政要素的切入点和案例主题,提出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实现“上好课,育好人”。

吴宁做了“数智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逻辑与技巧”的报告,强调教师要有思政知识视野,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抓住教学资源案例库建设的灵感与契机,充分借助学情分析,挖掘学生的需求资源,依靠知识图谱,将思政课的碎片化知识和零散化资源统合化、矩阵化,打造“大中小”“多科目”思政课特色资源衔接库,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生动展现课程思政元素。

苏建茹从校级教学督导的视角分享了课程思政育人的心得体会,提出思政教育无处不在,从思政课到专业课再到实践课,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与学生交流,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心用情,以学生为中心,讲好每门课程。

学院教师就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融合创新等问题进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院长秦培勇向三位特邀老师表示感谢,指出学院全体教师要深刻领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时刻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通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等不断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同时希望双方能够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开展高频率、多样化、点对点沟通联系,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活动围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这一核心,深入探讨了如何打破专业壁垒、挖掘理工科思政元素,并建立了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长效互动机制,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了协同育人合力,更是将下半年党员集中培训第一课的“学用结合”要求落到了实处。全体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奋力推动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实现更高质量发展。